郑州丰农科技欢迎您!

13838505265
大蒜常见病害

大蒜灰霉病

大蒜灰霉病一般发病率50%~80%,发病面积占大蒜种植面积的70%,重发生年份90%以上。近年来为害逐年加重,导致大蒜产量和质量大幅度下降。重发生年份一般减产20%~30%,严重地块减产30%~50%。

大蒜灰霉病防治.jpg

一、大蒜灰霉病的症状及为害

1.大蒜灰霉病为真菌性病害,大蒜灰霉病多发生在植株生长的中后期和蒜薹贮藏期。从下部老叶尖端开始发病。病斑开始为水渍状,以后变为白色至浅灰褐色。病斑扩大后成为沿叶脉扩展的梭形或椭圆形,后期连接成长条形大病斑,湿度大时,病斑表面密生灰色至灰褐色、线毛状的霉层。严重时全叶枯死。枯叶表面有不规则形的黑色菌核。下部老叶发病后,可继续蔓延至叶鞘及上部叶片,乃至整株叶片,使假茎甚至鳞茎腐烂,病部可见灰霉及黑色菌核。

大蒜灰霉病防治3.jpg

蒜头发病时出现灰褐色病斑,湿度大时病斑生出浅黑色霉状物。

二、大蒜灰霉病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大蒜灰霉病菌在田间主要靠病原菌的无性繁殖体即病叶上的灰霉传播蔓延,每次收获都会把病菌散落于土表导致新生叶染病。

大蒜灰霉病菌在蒜田土壤中越夏、过冬,借散落在土壤表层或附着在病株残体上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在田间传播蔓延,风雨、流水、农事工具及田间操作均为病菌传播的媒介。地势低洼、排水良,易积水的地块发病重。

灰霉病的发生除与大蒜品种抗性有关外,还受气候、土质及栽培技术的影响。大蒜灰霉病菌生长适宜温度为15~30℃,侵染适温为15~21℃。春季降雨多或田间湿度大、土质黏重透水性差、种植密度过大以致田间通风透光不良、播期过晚以致幼苗长势差、偏施氮素化肥以致植株抗病力减弱等,均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传播。

三、大蒜灰霉病田间防治措施

大蒜灰霉病防治1.jpg

1.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高抗灰霉病的大蒜品种,如苍山大蒜、蒲棵、鲁山白、二水早、嘉定白蒜、安丘大蒜等,播前精选蒜种。

2.清洁田园

大蒜收获后清除田间残株落叶,翻耕土壤前地面铺稻并点燃,烧死病残体内的病原菌,减少田间越冬病菌数量。

3.适期播种,加强田间管理

(1)选择地下水位低、土壤排水性良好的地块种植;深翻土壤,施足有机肥作基肥,多施土杂肥,增施磷、钾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

(2)合理密植避免植株徒长,及时开沟排水避免田间积水;

(3)播种前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用消毒药剂加新高脂膜800倍液拌种后播种;生长期、孕薹期及时喷施植物增产素增强植株抗病力,提高大蒜产量。

四、大蒜灰霉病化学防治

病初期开始喷50%普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40%多菌灵硫磺胶悬剂800~1000倍液,或50%灭病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五、蒜苔灰霉病

大蒜灰霉病防治.jpg

1.蒜薹灰霉病传播时间

蒜苔灰霉病是许多大、中城市蔬菜冷库的毁灭性病害,蒜苔入库后3~4个月即见发病。

2.蒜薹灰霉病传播条件及方式

在冷库中储藏的蒜薹,如果库温变化大、袋内湿度大结成水滴时,也易发生灰霉病。贮藏窖或贮藏库低温、高湿条件下发病重。

蒜苔灰霉病主要在蒜苔收获后,靠潜伏在植株上的菌丝体、菌核,在贮藏低温条件下引起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蔓延,从伤口或枯死部位侵入,进行多次重复再侵染。

冷库贮藏的蒜薹先从梢部开始发病,逐渐向下蔓延,使整个蒜薹腐烂。有时,腐烂部分绕蒜薹薹茎一周。发病部位缢缩,甚至苞腐烂,产生灰霉(彩图8)。

3.蒜薹灰霉病防范措施

a.对贮藏蒜薹的冷库及货架,使用前喷1%~2%福尔马林溶液或0.3%~0.5%漂白粉溶液消毒。

b.防治蒜苔灰霉病贮藏温度控制在0~12℃,湿度80%以下。

c.及时通风排湿。必要时喷洒45%特克多悬浮剂3000倍液。或65%抗霉灵(硫菌·霉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为减少窖内湿度,最好选用45%特克多烟雾剂,具体方法参见大蒜灰霉病。

d.用保鲜灵烟剂熏烟。

在蒜薹入库上架预冷时,在冷库通道中,将烟剂均匀布点,以2000立方米的冷库为例,布10-15个点,每个点放置0.7-1公斤,将其垒成塔形,然后点燃最上面的一块,让其自行冒烟(点燃时此烟剂不冒明火安全可靠),点毕、将冷库关闭4-5小时后,开启风机。

同时根据贮藏要求,将蒜薹分别放入硅窗袋中,按常规进行贮藏、管理。若是处理大帐,也只需将烟剂放在大帐里(远离塑料帐),点燃后,轻轻拍打塑料帐,使烟雾均匀分布于空间,其余均按常规操作。

六. 棚室大蒜灰霉病

1.棚室大蒜灰霉病发病条件

大蒜灰霉病棚室发生较多,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蒜苗叶两面生有褪绿小白点,扩展后成为沿脉扩展的长形或梭形斑,大小0.5~3mm,一般从叶尖向下扩展,致多数叶片一半枯黄,湿度大时,密生较厚的灰色绒霉层,致叶片变褐或呈水渍状腐烂。后干枯成灰白色,易拔起,严重时病部有灰霉及黑色坚硬菌核。

2.棚室大蒜灰霉病防治措施

大蒜灰霉病防治.jpg

a.适时通风降湿,是防治该病的关键。通风量要据蒜长势确定,外温低,通风要小或延迟,严防扫地风。培育壮苗,多施有机肥,及时追肥、浇水、除草。

b.棚室栽培大蒜也可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在发病始期开始施用。如15%腐霉利(速克灵)烟剂,亩250克熏1夜,每隔7~8天1次。或特克多烟剂,每100立方米用量50克(1片)熏1夜,每隔7~8天1次。也可于傍晚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或10%灭克粉尘剂,亩1公斤,隔9天1次,视病情注意与其他杀菌剂轮换交替使用。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0

      相关产品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