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周期的长短在大蒜的鳞茎形成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大蒜在较长的日照条件下才可以形成鳞茎,但日照长短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别。大蒜品种按对日照长短的需求分为两大类:短日照和长日照品种。长日照类型的大蒜品种鳞茎形成,都要求较长的日照,一般在12~16小时之间,日照加长鳞茎更容易形成。相反,短日照类型的大蒜品种在相对较短的日照下,就能形成鳞茎。一般的说,在低纬度地区栽培的品称多为短日照类型,而在高纬度地区栽培的品种多为长日照类型。
在不同地区引种时应当注意日照类型。比如长江一带的早熟品种一般在12~13小时日照下就可以开始形成鳞茎,如引到东北地区,在春季播种后就会遇到足够的日照,在植株还没有生长到一定大小就形成鳞茎,这样成熟过早,鳞茎自然很小。相反,如果把东北地区的晚熟品种引到长江以南,自然就达不到长日照的要求而不能形成鳞茎。因此,光照对于大蒜的生长发育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光照与大蒜发育
1.大蒜是长日照作物。在通过春化阶段后,需要在13小时以上的长日照,较高的温度条件下才能抽苔,并促进鳞茎的形成。
2.长日照是鳞茎膨大的必要条件,日照12小时以下时,不能形成鳞茎。短日照下大蒜只分化花芽,一般不能抽苔。
3.较强的光照可提高光合作用,但使叶片纤维增多。
4.大蒜喜好中强度光和完全可见光。光照过弱时,叶肉组织不发达,叶片发黄,影响光合作用。
5.大蒜不耐强光照,强光下叶绿体解体,叶组织加速衰老,叶片和叶鞘枯黄,鳞茎提早形成。
6.在适宜栽培季节,充足的光照利于大蒜生长和鳞茎形成,光照弱,鳞茎形成率和产量低,独头蒜多。
青蒜生产应在秋季提早播种,在长日照来临前采收青蒜,青蒜产品高产质优。
二、品种对光照适应性
1.不同的品种对日照长短要求不同,一般北方栽培品种需要14小时以上,而南方栽培品种需要13小时左右。
2.春播大蒜要尽量早播种,延长营养生长时期,提高幼苗植株营养水平。
3.低温反应敏感型品种对日照的适应性较强,在12~16个时日照下鳞茎发育良好,在8小时短日照下鳞茎仍可正常发育。
4.低温反应中间型品种,在中纬度地区自然日照长度下,鳞茎发育良好。
5.低温反应迟钝型品种在12小时的日长下,一般不能形成鳞茎,16小时长日照才可形成鳞茎。对日照时数要求严格。
6.大蒜引种须了解被引品种的光周期特性和引种地的光照情况,防止盲目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