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资料,点击播放按钮观看
地老虎属鳞翅日夜蛾科,是为害烟草的主要地下害虫,我国各烟区均有分布。常见的有小地老虎、黄地老、三叉地老虎等,以小地虎分布广,为害最重。
一、烟草地老虎形态特征
1.小地老虎成虫体暗褐色;触角雌虫丝状,雄基部为双栉齿状;前翅肾形斑外有一黑色剑状纹与两个尖端向内的剑状纹相对。幼虫体黄褐至暗褐色,密布黑色颗粒,腹部一至八节背面各具两对毛片,前大后小,臀板上具两条深褐色纵带。
2.黄地老虎成虫前翅黄褐色,其上散布小黑点,肾状纹、环状纹及楔状纹明显,各斑纹边缘为黑褐色,中央为暗褐色。老熟幼虫腹背面4个毛片大小相近,臀板中央有黄色纵纹,其两侧各有一黄褐色斑。
二、烟草地老虎生活习性
1.小地老虎1年发生2-7代,由南向北递减。
长距离迁飞习性,春季越冬代成虫由南方逐步向北迁移,秋季则由北方向南迁回并越冬。
2.小地老虎于夜间羽化。
小地老虎羽化后1小时左右即飞翔。成虫昼伏夜出,夜晚19-23时最活跃,进行活动、取食、交尾、产卵等。白天栖息在田间草丛中、柴草垛内、油菜田、麦田、土缝中等,夜间飞翔、取食、产卵,喜吸食糖蜜等带有酸甜味的汁液。对黑光灯趋性较强。
3.小地老虎多在夜间产卵。
小地老虎产卵场所因季节和地貌不同而异,趋向低矮、幼嫩植物上产卵,烟草植物丰盛时,多产卵于植株上。卵多散产。苗床期多产在具3-5片真叶的烟苗上。1头雌蛾一生产卵量800~1000粒,最高达300粒以上,多次产完。产卵前期为4-6天。成虫高峰出现后4一6天田间会出现2-3次产卵高峰。产卵历期为2-10天,多为5-6天。
4.幼虫一般6龄。
小地老虎1-2龄幼虫在烟草植物心叶处取食,被食叶展开后呈窗纸状小孔或排孔。3龄后开始扩散取食,幼虫行动敏捷、昼伏夜出。有假死习性、对光线极为敏感、受到惊扰即卷缩成团,白天潜伏土中,夜间活动为害,常将作物幼苗齐地面处咬断,造成缺苗断垄。有自残现象。4龄以上多在植株茎基部咬食,并将断苗拖人土中或土块缝中取食。5、6龄幼虫食量大增,每条幼虫一夜能咬断烟苗4~5株,多的达10株以上。
5.小地老虎喜湿,因此在北方地区主要分布在地势低洼、夏秋季积水或过水以及土壤湿润的地区,在西北地区则集中在具有灌溉条件的河谷低地及河岸平原。
6.黄地老虎耐旱,我国西部年降水量低于300mm的干旱区是适于黄地老虎生长发育的常发区。灌溉,尤其是越冬时灌溉,能显著压低幼虫种群数量。黄地老虎年发生2-4代,多以幼虫在土中越冬。成虫昼伏夜出,具有趋光性和趋化性,产卵场所与小地老虎类似。
7.大地老虎:大地老虎成虫白天停息在作物、杂草阴暗处,夜间活动。卵散产在苜蓿、蚕豆幼苗及幼嫩杂草靠地面的叶片或土块上。初龄幼虫在植物叶片上生活;5龄后入土,昼伏夜出危害烟田。多以3龄、4龄幼虫在冬闲地、油菜、小麦地土下越冬,老熟幼虫在土中6-9cm处作土室化蛹。
三、烟草地老虎发生的主要因素
1、温度。高温和低温均不适于地老虎生存、繁殖。在温度30℃±1℃或5℃以下条件下,可使小地老虎1~3龄幼虫大量死亡。平均温度高于30℃时成虫寿命缩短,一般不能产卵。冬季温度偏高,5月份气温稳定,有利于幼虫越冬、化蛹、羽化,从而第1代卵的发育和幼虫成活率高,为害就重。黄地老虎幼虫越冬前和早春越冬幼虫恢复活动后,如遇降温、降雪,或冬季气温偏低,易大量死亡。越冬代成虫盛发期遇较强低温或降雪不仅影响成虫的发生,还会因蜜源植物的花受冻,恶化了成虫补充营养来源而影响产卵量。
2、湿度和降水。大地老虎对高温和低温的抵抗能力强,但常因土壤湿度不适而大量死亡。小地老虎在北方的严重为害区多为沿河、沿湖的滩地或低洼内涝地以及常年灌区。成虫盛发期遇有适量降雨或灌水时常导致大发生。土壤含水量在15~20%的地区有利于幼虫生长发育和成虫产卵。黄地老虎多在地势较高的平原地带发生,如灌水期与成虫盛发期相遇为害就重。在黄、淮、海地区,前一年秋雨多、田间杂草也多时,常使越冬基数增大,翌年发生为害严重。
3.土壤及蜜源植物土质疏松,结构好的土壤和附近蜜源植物多的,为害重。
4.自然天敌中如步甲、草蛉、姬蜂、寄生蝇、绒茧蜂、鸟类等也对地老虎的发生有一定抑制作用。天敌如较多时,发生量少。
5、如前茬作物、田间杂草或蜜源植物多时,有利于成虫获取补充营养和幼虫的转移,从而加重发生为害。
四、烟草地老虎对烟叶的为害
以幼虫为害移栽至团棵期的幼苗。一至二龄幼虫取食嫩烟叶为害烟苗顶芽、嫩叶,将心叶咬食呈针孔状,叶片呈排孔,三龄后昼伏夜出,在近地面处咬断嫩茎,大龄幼虫白天潜伏于根部附近土壤中,夜间出来咬食茎基部,造成缺苗断垄。
五、烟草地老虎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杂草是地老虎的产卵寄丰早幼虫向烟田迁移危害的桥梁。及时翻耕苗床和烟田,清除杂草,都可防止地老虎的发生。有条件的烟区可实行水旱轮作,也能消灭多种地下害虫
2.采用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成虫。
糖:酒:醋:水以3:1:1:2加少量敌百虫诱杀成虫,利用新鲜的泡桐叶诱捕幼虫(60-80片/亩)。或用苦楝子发酵或泡桐叶来诱杀成虫。
3.施用毒饵或毒草。
将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0.5千或40%辛硫磷乳油500毫升加水2.5-5.0千克,拌以幼虫喜食的碎鲜草或菜叶30一50千克;或将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0.5千克加水1-5千克,喷在25-30千克磨碎炒香的菜籽饼或豆饼上。将毒饵或毒草于傍晚撒到烟苗根际,每亩用量15-30千克。
4.灌根。
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500-800倍液浇灌烟株,每株200毫升左右。此方法可结合浇移栽水进行。
5.喷雾。
地老虎幼虫三龄前喷施9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500一8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
幼虫盛发高峰期,可采用杀虫剂进行防治: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200倍液,或97%敌百虫原药600~1200倍液地面喷雾防治。日落后施药。
6.撒施毒土
用2.5%敌百虫粉剂每667平方米1.5~2千克加10千克细土制成毒土,顺垄撒在幼苗根际附近,或用50%辛硫磷乳油0.5千克加适量水喷拌细土125~175千克制成毒土,每667平方米撒施毒土20~25千克。
7. 性诱笼诱蛾
采集地老虎越冬代蛹令其羽化,将羽化的雌蛾,装入圆形铁纱笼内,在发蛾盛期,每天傍晚挂在田间接虫盆上,可以诱得一定数量的雄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