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保护地(温室、大棚)内栽培无限生长型番茄,因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往往表现为徒长,使植株过高而影响光照,结果部位上移,从而影响产量、品质,并延迟成熟和上市时间。鉴于此,寿光市农业高科技示范园经多年试验示范,总结出盘干落秧降低苗高,缩短养分运输距离,增加光照的增产新技术。
(1)栽植缚苗 定植时使秧苗在行向上与垂直方向形成20°~25°倾角,再把杆架或绳架接地点固定于离秧苗根部15~20厘米的位置上。待秧苗成活后,在土壤稍干且苗内水分降低时,轻轻拉动秧苗,绑缚于架杆或架绳上即可。绑缚点在第一花序下。
(2)第一次落时间和方法 待第一、第二花序用激素喷花坐果后,第三花序出现至现蕾时,松动各绑缚点的缚绳,将秧干基部10~15厘米放在垄上,清除秧下部1~3节的叶片,揭除地膜使秧干与土结合,并用事先准备好的营养土坯(用杀菌熟土和腐熟鸡粪以9:1混合制成)压上,随后用多菌灵500倍液灌根。
(3)第二次落秧时间和方法 当第一、第二花序果实成熟摘除后,第二花序下的叶片全部清除,将秧干在第一次落秧基础上顺势盘在垄上,再用营养坯压实。要清除秧干着垄处的地膜,使秧干与土壤接触,将苗干固定在架上。
在第二次落秧后2~5天内可用生根粉或纳米磁能液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灌根,促进秧干上生成不定根,以增加根量,提高吸收能力(一般常用量为100~150毫克/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