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患猝倒病的幼苗,在小苗尚未萎蔫时即倒伏在地,但子叶仍保持绿色,而立枯病的幼苗则表现为萎蔫,在枯死后甚至仍然直立;湿度大时,猝倒病的病菌在幼苗基部有白色絮状物,而立枯病菌则为浅褐色蛛丝网状霉层;在发病时间上,猝倒病一般发生在幼苗前期,尤以刚出土的幼苗发病多,而立枯病则发生较晚;在发病温度上,15°C以下引发猝倒病,20〜24°C易引发立枯病。
一、苗床的选择及管理
1.选择避风向阳高燥的地块做苗床,既有利于排水、调节床土温度,又有利于采光、提高地温。
2.土质肥沃、疏松,且2〜3年内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地块。
3.苗床或棚室施用经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减少化肥及农药施用量。
4.齐苗后,苗床或棚室内的温度白天保持在25—30℃,夜间保持在10—15℃,以防止寒流侵袭。
5.苗床或棚室湿度不宜过高,连阴雨或雨雪天气或床土不干时应少浇水或不浇水,必须浇水时可用喷壶轻浇;当塑料膜、玻璃面或秧苗叶片上有水珠凝结时,要及时通风或撒施草木灰降湿
二、土壤消毒及改良
若使用旧苗床或温室,必须进行土壤消毒或换无病菌的新土。具体消毒方法:
1.每平方米苗床施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10g,加营养土40〜50kg,拌勻后均勻撒在床面上。
2.按每平方米苗床用绿亨一号1g,对细土15〜20kg,播种时三分之一下铺,三分之二上盖。
3.每平方米苗床用100倍液的福尔马林250ml喷洒,或每平方米苗床用绿亨一号1g,兑水3kg,均勻喷洒于床面,再用薄膜覆盖5〜7d,然后揭膜翻床,2周后播种。
4.用30%的苗菌敌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苗床用药4g,兑营养土15〜20kg,撒于苗床。
5.用威百亩熏蒸,即用32.7%威百亩水剂60倍液喷洒苗床,并用薄膜覆盖严实,7天后撤膜,并松土2次,充分释放药气后播种。
6.喷洒30%霉灵·精甲霜灵水剂1500—2000倍液。应用穴盘或营养钵育苗时,每立方米营养土或者基质加入30%霉灵水剂150毫升,或54.5%霉·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克,充分混匀后育苗。
7.在土壤中添加0.5%或1%的甲壳素,或施用稻壳、蔗渣、虾壳粉等土壤添加剂,均可提高幼苗的抗病性,减轻发病。
8.选用无滴膜盖棚室,改善光照条件,增加光照强度,以利光合作用提高幼苗抗病力。
9.出苗后及时揭膜通气;控制苗床浇水,保持床面干燥; 低温寒潮天气注意夜间保温;及时放风,降低湿度;在连阴雨天,光照不足时,可人工补充光照,严防幼苗徒长,提高幼苗抗病能力。
10.采用二氧化碳施肥技术或施用惠满丰多元复合有机活性液体肥料,每667平米320毫升,稀释500倍,喷施2次。
三、种子选择与处理
1.选用早杂1号、吉农早丰、晋番茄l号、河南5号、霞粉、浙杂7号、兰优早红、夏星、粤红玉等早熟或耐低温品种。加工品种可选用红杂16等早熟无支架品种。
2.温汤烫种:将预浸后的种子置于52℃的热水中恒温烫种30分钟,并不断搅拌。
3.药剂浸种:先将种子预浸3〜4小时,然后用100倍的福尔马林浸种15分钟,取出用纱布盖好闷2〜3小时,清洗干净,或用25%的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浸种4小时,冲洗干净后催芽。
4.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0.1%的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的克菌丹(敌菌丹)可湿性粉剂,或50%的苯来特(苯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在拌种时种子和药剂必须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