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丰农科技欢迎您!

13838505265
番茄病害防治

番茄猝倒病发病规律

病菌以卵孢子或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越冬,也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通过土壤、种子、未腐熟的农家肥、雨水或灌溉水、农机具以及移栽传播,条件适宜时卵孢子萌发产生芽管,直接侵入幼苗。此外,在土中营腐生生活的菌丝也可产生孢子囊,孢子囊萌发后产生游动孢子;也有时孢子囊萌发后形成泡囊,泡囊内含多个次生游动孢子。孢子囊和卵孢子的萌发方式主要取决于当时的温度,一般来说温度高于18℃时,卯孢子往往萌发产生芽管;当温度为10—18℃时,则萌发产生孢子囊并释放出游动孢子。病组织内形成卵孢子越冬土壤含菌量大、苗床高湿低温、光照不足、幼苗生长衰弱是该病发生的主要诱因。

1.病菌腐生性很强,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春季条件适宜时,病苗上可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借雨水、灌溉水、带菌粪肥、农具、种子传播。

2.幼苗多在床温较低时发病,病菌生长的最适气温为15℃左右、最适土温为10℃左右,若天气长期阴雨或下雪、苗床的通风透光和保温性能又不好,则导致苗床低温高湿、日照不足,猝倒病发展极快,常引起成片死苗; 通风或覆盖物的揭盖不及时,容易导致苗床温度的大幅度变化,也利于诱发猝倒病;

3.苗床土壤高湿极易诱发此病,浇水后积水窝或棚顶滴水处,往往最先形成发病中心。苗床的地下水位高、播种过密、间苗或分苗不及时、土壤贫瘠、黏重及浇水过多等均易造成苗床过于闷湿,从而导致该病的流行。

4.光照不足,幼苗长势弱、纤细、徒长、抗病力下降,也易发病。

5.幼苗出土后在子叶的养分已经用光、根系发育尚不完全、幼茎尚未木质化时抗病性最差,幼苗营养供应紧张,抗病力最弱,如果此时遇寒流或连续低温阴雨(雪)天气,苗床保温不好,幼苗光合作用弱,呼吸作用增强,消耗加大,病菌乘机而入,此时就会突发此病。


番茄猝倒病的症状

番茄猝倒病发病规律

番茄猝倒病防治方法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0

    标签:番茄
      相关产品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