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烟粉虱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湖南、江西、浙江、上海、江苏、安徽、湖、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海南、台湾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分布。寄主植物多达600余种,主要为害烟草、棉花、番茄、茄子、西瓜、黄瓜等。
一、烟草烟粉虱形态特征
烟粉虱虫体白色,体表无蜡质分泌物。若虫共4龄,1龄具相对长的触角和足,较较活跃;2-4龄的足和触角退化,固定在叶上不动。4龄若虫又称为蛹,羽化后,其背面有T形羽化孔。成虫:体长约1毫米,体黄色,翅白色,无斑点,体及翅覆有白色粉状物。2对翅休息时呈屋脊状,翅脉简单。卵:长约0.2毫米,长椭圆形,有光泽,卵初产时淡黄绿色,,,孵化前颜色加深,变为深褐色。若虫:初孵若虫椭圆形,扁平,灰白色,稍透明。以后体色灰黄色,很像介壳虫。伪蛹:为四龄若虫末期。体长0.6 – 0.9毫米。椭圆形,后方稍收缩,淡黄色,稍透明,背面显著隆起,并可见红褐色复眼。
二、烟草烟粉虱为害症状
受害叶出现褪绿或枯死
1.直接为害:烟草烟粉虱成虫和若虫吸取烟株叶片和嫩茎上汁液,排出的蜜露会招致灰尘污染叶面和霉菌滋生,造成烟株生长发育受阻,影响烟草的产量和品质。诱发煤污病,影响叶片光合作用。由于其发育速度快、繁殖力高,往往短时间内种群就可达到很高密度,从而吸取大量的汁液,导致烟株衰弱。
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
2.间接为害;成虫、若虫分泌蜜露及蜡质物污染植物器官和果实,诱发煤烟病的发生,使植物光合作用受阻,导致叶片萎缩、枯萎和提前落叶,同时使农烟株品质及质量下降。
3.烟粉虱还是烟草曲叶病毒的主要传毒介体。烟粉虱同时烟粉虱是传播植物病毒效率很高的介体,烟粉虱能够传播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番茄曲叶病毒、烟草曲叶病毒、南瓜曲叶病毒等70多种病毒。传播病毒而致植物罹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甚至比取食危害还要严重。对烟株危害严重而且抗药性强。
三、烟草烟粉虱发生规律
1.白粉虱在烟草上危害较为隐弊,常聚集在烟叶背面不易看到。成虫体长约0.9-1.4毫米,淡黄白色或白色,雌雄均有翅,全身披有白色蜡粉,雌虫个体大于雄虫,其产卵器为针状,口器为锉吸式;成虫和若虫吸食植物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死。还能传播烟草曲叶病毒病。
2.烟粉虱1年发生10代左右,在我国的北方露地不能越冬,保护地可常年发生,田间世代重叠极为严重。春季在十字花科蔬菜及一些杂草上为害,5月上旬成虫迁入烟田,温湿度适宜时,烟粉虱即对烟草造成严重为害。秋季又回到蔬菜及杂草上为害。高温高湿适于烟粉虱的发生和繁殖,暴风雨可抑制其发生。
3.成虫多在温暖无风的天气活动,有趋嫩趋黄绿色的习性,还有强烈的集聚性。常常雌、雄成虫成对停落于叶片背面。烟粉虱以两性生殖为主,两性生殖时产生雌虫和雄虫,也可孤雌生殖,孤雌生殖勵寸上只产生雄虫。卵散产或排列成环状,多产于烟株上中片背面,卵柄插入叶片组织中。一龄若虫多在孵化处取食。
4.烟粉虱的天敌种类很多,寄生主要是恩蚜小蜂属和桨角蚜小蜂属的种类)、嚼食(瓢虫等和吸食的如草蛉、花蝽等等天敌昆虫有30多种。天敌对烟粉虱种群数量有相当大的抑制作用。例如淡色斧瓢虫成虫日食烟粉虱卵高达140.3粒,日食1-4龄若虫分别达61头、35头、26头和10头,蛹壳7头,而其1-4龄幼虫每天分别能猎食烟粉虱卵82粒、177粒、311粒和576粒。
四、烟草烟粉虱防治措施
1.育苗前及早整理育苗场地及大棚,将育苗棚内的杂草清理干净,集中烧毁;做好苗棚苗盘熏蒸消毒、杀死虫卵等防控措施。防治烟粉虱在烟叶育苗大棚内越冬。
2.烟叶育苗大棚全程覆盖60目防虫网,并悬挂黄板,防止烟粉虱在烟叶育苗大棚为害,防止烟粉虱在苗床上传播烟草曲叶病毒病。
3.根据烟粉虱对黄色有强烈趋性的特点,设置黄板诱杀成虫。注意:黄板要视粘虫数量、粘性程度及时更换。
4.利用瓢虫、草蛉、花椿和一些捕食性天敌来控制烟粉虱种群数量。加强天敌资源的调查引种,保护和利用天敌以及筛选有效的生物药剂可以缓解一味施用化学药剂带来的压力和烟粉虱抗药性的产生。
5.常用的防治用药为:20%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5%灭螨猛乳油10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3000-4000倍液、2.5%功夫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对烟株均匀喷雾;也可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克)+25%烯啶虫胺可溶粉剂(5克)+50%联苯菊酯•啶虫脒可湿性粉剂(5克)兑水15公斤或用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20克)+50%联苯菊酯•啶虫脒可湿性粉剂(5克)兑水15公斤,对烟株均匀喷雾。
注意事项:在进行化学防治时应注意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并要根据推荐浓度,不要随意提高浓度,以免产生抗性和抗性增长。同时还应注意与生物防治措施的配合,尽量使用对天敌杀伤力较小的选择性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