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丰农科技欢迎您!

13838505265
烤烟病害防治

认识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

一、发病时期 

烟草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黄瓜花叶病毒病,苗床期即可感染,移栽后开始发病,旺长期为发病高峰。

二、发病部位 

黄瓜花叶病毒为系统侵染,整株发病。

三、症状特点

主要症状为烟株叶片花叶、坏死、斑驳,烟株矮化和畸形。

黄瓜花叶病毒病20年02月02日1112_1.jpg

病叶发病初期可出现黄色小点(图2)

黄瓜花叶病毒病20年02月02日1112_2.jpg

“明脉”(图3)症状,

黄瓜花叶病毒病20年02月02日1113_3.jpg

后逐渐在新叶上表现花叶(图4),病叶变窄,伸直呈拉紧状,叶表面茸毛稀少,失去光泽。有的病叶粗糙、发脆,如革质。叶基部常伸长,两侧叶肉组织变窄变薄,甚至完全消失,叶尖细长呈“鼠尾状”

黄瓜花叶病毒病20年02月02日1113_4.jpg

或带状的典型特征(图5),有些病叶边缘向上翻卷。

黄瓜花叶病毒病20年02月02日1114_5.jpg

叶面也可形成黄绿相间的斑驳(图6)

黄瓜花叶病毒病20年02月02日1114_6.jpg

或深黄色疱斑,形成大片退绿(图7)和大片深绿区。烟株随发病早晚也有不同程度矮化,根系发育不良,遇干旱或阳光曝晒,极易引起“花叶灼斑”的症状。病株叶细胞组织发生病变时,轻则表现斑驳,重时叶片变薄,叶肉栅状组织的细胞缩短,海棉组织的薄壁细胞被压紧,叶绿体变小,维管束生长萎缩。

黄瓜花叶病毒病20年02月02日1115_7.jpg

在中下部病叶上常出现沿主侧脉出现褐色坏死斑(图8),或沿叶脉出现对称的深褐色的闪电状坏死斑纹(图9)。

植株随发病早晚也有不同程度矮化,根系发育不良,遇干旱或阳光暴晒,极易引起花叶灼斑的症状。症状与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显著不同的特点是病叶基部伸长,茸毛脱落成革质状,病叶边缘向上翻卷,对根系的影响很大。

2.生理特征 

黄瓜花叶病毒可以通过蚜虫和摩擦传播,蚜传在病害流行中起决定性作用,主要以烟蚜、桃蚜和棉蚜传毒为主。蚜虫传播黄瓜花叶病毒的效率极高。

3.寄主范围  黄瓜花叶病毒病毒的寄主范围十分广泛,常见的葫芦科、茄科、十字花科作物,以及泡桐、香蕉、玉米等农林作物,还有繁缕、老鹳草、竹叶草、小酸浆等农田常见杂草。

(三)病害循环

1.越冬

  黄瓜花叶病毒(CMV)和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的越冬场所不同,黄瓜花叶病毒的抗逆性较差,不能在病株残体中越冬,而主要在越冬蔬菜、多年生树木及农田杂草中越冬。据报道黄瓜花叶病毒还可以在葫芦科的黄瓜、甜瓜、西葫芦和豆科植物的大豆、菜豆、豇豆及茄科植物如辣椒、番茄的种子内越冬。

2.病毒的侵染与传播

  黄瓜花叶病毒可以通过蚜虫和机械接触传播。

蚜传在病害流行中起决定性作用,据报道有70多种蚜虫可以传播这种病毒,而以桃蚜为主。蚜虫传播黄瓜花叶病毒为非持久性传毒,蚜虫只需在病株上吸食l 分钟就可以获毒,在健株上吸食15-120秒就可以完成传毒过程。

病害在烟田中的扩散和加重也和机械传染如农事操作等有重要关系。黄瓜花叶病毒在烟株体内增殖和转移速度很快,侵染后,在240C条件下6小时就可在叶肉细胞内出现,48小时内可以进行二次侵染,4天后就可表现明显症状。

(四)流行规律

1.寄主生育期与病害流行 

东北烟区的调查结果表明,黄瓜花叶病毒的初发期在5月20一 30日,即移栽后10一20 天,在以后的20一30 天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迅速发展到高峰,而后随烟株现蕾、打顶后病情开始稳定,病情指数还呈下降趋势,这说明在烟株团棵和旺长期为易感病期,现蕾后抗病性增强。

2.蚜虫数量及活动规律与病害流行

在与黄瓜、番茄等蔬菜地相邻的烟田蚜虫较多时,发病较重。据黄淮烟区的调查,在烟苗生长过程中,蚜虫有两次迁飞高峰期,第一次是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首先在幼苗上引起发病;移栽后,常在5月10-5日发生第二次迁飞高峰,这一次迁飞高峰时,有翅蚜数量愈大,发生时间愈早,则侵染次数愈多,流行愈广。据观察,在大田蚜虫进入迁飞高峰期后10 天左右,病害发生开始出现高峰。

3.气象因素与病害流行

在黄淮烟区,前一年冬季至翌年3月份的气温、降水量以及4-5月份的气温与此病发生轻重有很大关系,当冬季及早春气温低,降水量大,越冬蚜虫数量少,早春活动晚,花叶病发生就轻;反之,就较重。另一方面,4-6月比较干旱,旺长期前后出现温度的较大波动,出现冷雨降温以及干热风,常导致花叶病的暴发流行。

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的发生流行条件相似,作物间作特别是烟麦套种,苗床及大田管理水平也会对黄瓜花叶病毒病的流行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影响。

黄瓜花叶病毒病20年02月02日1118_8.jpg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0

    标签:烟望素
      相关产品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