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叶是漂浮育苗过程中为提高烟苗素质、增强烟苗适应能力、调整烟苗形态的一种炼苗措施,该项措施在各地的漂浮育苗过程中都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原因在于剪叶有诸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如培育更发达的根系、获得更粗壮的茎、使幼苗个体间均衡生长、控制早花、提高移栽成活率、限制真菌危害等。
一、剪叶对烟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不同的剪叶次数和剪叶程度对烟苗的形态特征及生物量有显著影响。
1.相对于不剪叶而言,剪叶处理使烟苗的茎围、地上部茎和地下部干、鲜重增加,根系体积增大,且剪叶对各指标的影响幅度在一定范围内随剪叶次数的增加而提高。随剪叶程度加重,烟苗的株高、茎高下降,茎围、地下部干、鲜重、根系数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
2.剪叶次数对烟苗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表明,剪叶处理显著提高了烟苗的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硝酸还原酶(NR)、蔗糖转化酶(INV)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增强,并在一定范围内随剪叶次数增加,提升幅度增大。
3.剪叶对烟苗叶片中矿质元素的含量有明显的增加作用,同时使烟苗脯氨酸含量、电解质渗出率下降,临界含水量提高,烟苗抗性增强。对剪叶程度的研究表明,随剪叶程度加重,对烟苗的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NR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呈先增后减趋势。
4.众多研究者的研究结果多建议剪叶3〜4次,剪去较大叶片的1/3〜1/2,以达到促下控上、使烟苗均匀一致的目的,剪叶次数过多,会刺激植株的抗逆反应,内激素失衡,提前完成生理转化。
二、剪叶对烟苗抗病性及病毒传播的影响
1.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是植物抗病的重要指标,机械损伤能诱导PAL、PPO活性升高,从而诱导植物的抗性,而剪叶处理正是对烟苗的一种机械损伤。
2.接种烟草花叶病毒(TMA)后,剪叶处理的PAL、PPO活性显著高于不剪叶处理,同时剪叶过程中,剪刀无论是通过剪病株带毒,还是通过蘸取病毒液带毒,都能够传播烟草花叶病(TMV),使烟苗的发病率提高,TMV的传播效率随剪苗数量的增加而降低,95%以上集中在前30株被剪烟苗中。但剪刀带毒不会传播烟草丛顶病。
3.剪叶过程中对剪刀做好消毒是有效防止TMV病毒传播的途径,研究表明多种药物对剪叶工具有很好的消毒作用,相对防效能达到98%〜100%。
4.剪叶不会增加茎腐病的发生,但是剪下的叶片如果没有清理掉,留在苗盘上就会增加茎腐病的发生。
5.只要做好剪叶工具的消毒以及剪下叶片的清理工作,就能够有效防止因剪叶引起的病毒传播。
三、剪叶对烤烟生育期及产量产值的影响
1.国外早期研究报道,苗期剪叶次数对烟叶等级、烟碱、还原糖含量及产量等并没有影响,
2.烟苗5叶1心时开始剪叶,剪叶3次的处理在烟苗素质、大田生长烟株的农艺性状表现最好,烤后烟叶产量产值都比不剪叶处理显著提高,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也在各处理中表现最好,但剪叶次数对烟株大田生长生育期没有影响。
3.剪叶处理对烤烟生长的影响与温度条件有很大关系,在低温条件下影响明显,而高温条件下影响较小。在低温条件下,剪叶处理烟株现蕾期显著晚于不剪叶处理,推迟了20〜25d,且剪叶次数越多现蕾期越晚,说明剪叶延长了烟株营养生长期,剪叶次数越多,影响越大,但剪叶对烟株大田生长期最终的叶片数及株高都无影响。
4.不同剪叶程度烟苗移栽入大田后表现不一。不同剪叶程度对烟株大田生长地上部农艺性状的影响较小,但与不剪叶处理相比差异显著,对地下部生长的影响随剪叶程度加重,根系鲜重增大,根系干重、根幅、根数先增加后减少。
5.随剪叶程度加重对烟株生育期影响显著,烟株现蕾期推迟,早花率显著降低。与不剪叶处理相比,剪叶处理烤后烟的产量、产值提高,其中以剪叶1/3表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