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资料,点击播放按钮观看
一、变黄阶段
1.技术关键
变黄阶段是增进和改善烟叶质量的重要阶段。技术关键是稳住温度,调整湿度,控制烧火,延长时间,确保烟叶变黄变软。促进烟叶叶内物质充分转化,形成丰富的香气基础物质,促进烟叶适量失水变黄,确保变黄程度与失水程度协调,打好烟叶外观质量的基础。
2.操作要点
烟叶装炕后,要关闭天窗地洞,在气温较高的季节(28℃以上),维持10小时-12小时不点火,靠烤房内自然温度与烟叶呼吸放热使烟叶变黄,防止点火后升温过快过高出现底青,为此不可装热炕。当装烟后烤房内温度在32℃以下时应及时点火,点火后一般以0.5℃/小时-1.5℃/小时的升温速度升至36℃-38℃,维持干湿球温度差在1℃-2.5℃,延长时间,直至底棚甚至二棚烟叶基本全黄。即除了叶基部微含青、叶脉为青白色外其余全为黄色。下部烟变黄程度达7成至8成黄;中部烟叶变黄程度8成至9成黄,上部烟变黄程度9成至10成黄,且叶片充分凋萎,主脉变软,方可转火进入定色阶段。此期约需时间36小时-72小时。
3.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中注意升温要稳,并提前1℃-2℃封火稳温。重视稳温保湿变黄,提高变黄程度,既要防止烟叶脱水过快过度难以完全变黄,而出现底棚烤青,又要防止脱水过慢导致变黄过慢、养分消耗过度。当湿度偏大需排湿时,应充分发挥天窗的蒸散排湿作用,尽量迟开地洞,防止出现温度不稳和底青。当湿度偏小时,应注意烤房严密保温,必要时可在地上泼水增湿。烟叶变化达不到规定要求时,不可急于升温。当烟叶变黄脱水不一致,应及时调竿、拔竿,提高烟叶变黄均衡性。
二、定色阶段
1.技术关键
定色阶段是决定烟叶质量的关键阶段。技术关键是加大烧火,加强排湿,稳住湿球温度,升高干球温度。在保持湿球温度适宜且稳定的前提下,主要靠干球温度的升高降低炕内湿度。要稳定加大烧火,加强烟叶脱水和排除。确保烟叶残留的青色消失变黄,促进烟筋充分变黄,慢升温定色确保外观质量;促进香气物质形成,提高烟叶内在质量;确保全炕烟叶的叶片干燥定色,为进入干筋阶段较快升温奠定良好基础。
2.操作要点
当烟叶达到变黄要求时,一般以平均2小时-3小时升温1℃的速度使干球温度升至54℃,逐渐开大天地窗,加强通风排湿,湿球温度稳定在37℃-40℃。如果烟叶失水慢或烟筋变黄慢,可在45℃-48℃延长时间,使烟筋变黄,且烟叶小卷筒,50℃之前为确保叶脉变黄,之后再以1小时-2小时升温1℃升至54℃-55℃,稳温至烟叶卷筒干片。天地窗开度以稳定湿球温度在适宜范围内而定。此期约需时间36小时-48小时。
3.注意事项
此期必须做到烧火要稳,升温要准,不能猛升,防止烟叶青筋浮青或叶肉回青;更不能降温而出现挂灰等。加强排湿,防止出现高温高湿使烟叶蒸片、黑槽。湿球温度不可忽高忽低,致使烟叶颜色发暗不鲜亮。
三、干筋阶段
1.技术关键
干筋阶段的技术关键是控制干球,限制湿球,减少通风,适时住火。确保烟叶干筋,减少香气物质挥发损失。
2.操作要点
干球温度以1℃/小时的速度升至68℃,最高不超过70℃,湿球温度升到41℃-43℃,并保持稳定。逐渐开小天地窗,稳温直至烟叶全部干筋。此期约需时间24小时-36小时。
3.注意事项
干球温度最高不超过70℃,防止香气物质过多挥发降低内在质量。天窗关闭不可过严,湿球温度不能超过43℃,以防止烤红烟。升温要稳,稳温要准,不可忽高忽低,防止掉温引起洇筋、洇片。停火不宜过早,以防湿筋湿片。要注意及时检查火管和落叶情况,防止火灾。
四、三段式烘烤指标的灵活运用
鲜烟叶素质具有多样性,即使规范化集约经营条件下,鲜烟叶质量一致也是相对的,不一致却是绝对的。由于地理位置、气候因素、烟叶在烟株上的空间位置等,导致烟叶质量的某些差异。因此,在三段式烘烤工艺模式基础上对某些指标适当调整,以适应不同类型烟叶的烘烤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