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资料,点击播放按钮观看
一般来说,素质相同或相近的鲜烟,在烘烤过程中好调控变黄定色温湿度,整炉烟都烤得好。反之,鲜烟素质差异较大,在变黄定色时难以掌握以哪类烟为主来调控温湿度,全炉烟都烤不好。因此,应根据品种、部位、叶片大小、成熟度,进行分类编烟,这是烤好烟叶的前提和基础。
一、按品种分类编烟
根据品种烟叶烘烤特性分类编烤。烘烤特性相近的品种烟叶,分类编烟,同炉烤。烘烤特性差异较大的品种烟叶,必须严格按品种编烟,分炉烘烤。
(一)需要分类编的品种
红花大金元品种:红花大金元品种烟叶的主要烘烤特性是“失水快、变黄慢”,与其它品种有较大差异。因此,该品种烟叶不可与其它品种烟叶同炉烘烤,必须严格分开。
K326上部叶:K326品种上部烟叶的主要烘烤特性是“失水慢、变黄慢”,有别于其它品种。该品种上部烟叶不可与其它品种烟叶同炉烘烤,必须严格分开。
KRK26品种:KRK26品种烟叶的主要烘烤特性是“叶片比较薄,水分含量较高,变黄前期失水快,变黄中后期失水慢,烟叶变黄慢”,与红大和K326等品种有较大差异。该品种烟叶不可与其它品种烟叶同炉烘烤,必须严格分开。
(二)可以同炉烤的品种烟叶
烘烤特性相近的品种烟叶,可以同炉烤。这些品种烟叶混杂编烟、装烟,只要烘烤方法适当,也能烤出较高的质量。
云烟85与云烟87品种烟叶:这2个品种烟叶,烘烤特性相近,而且容易烘烤,如果混编、混烤,采用“低温低湿慢变黄”、“中温中湿快速定色”、“控温控湿干筋”的烘烤方法,可将全炉烟叶烤黄、烤干。
云烟97与K326品种中下部叶:这些烟叶,叶片较厚,失水速度较慢,烘烤特性相近,如果混编、混烤,采用“低温低湿慢变黄”、“中温中湿快速定色”、“控温控湿干筋”的烘烤方法,可将全炉烟叶烤黄、烤干。
二、按部位分类编烟
烟叶着生部位不同,所处的生长环境不同,干物质积累量不同,其变黄速度、失水速度也不相同,应该严格按部位分类编烤。
通常把烟株上的烟叶自下而上划分为五个部位:脚叶、下二棚叶、腰叶、上二棚叶和顶叶,详见图1、图2。
图一:烟株叶片部位划分
图二:烟叶成熟度划分
下部叶(脚叶、下二棚叶):下部烟叶处在湿度大、光照差、通风不良的环境下生长成熟,而且自身的养分又不断地向上部烟叶(生长中心)输送,叶片水分含量较高、叶片较薄,组织疏松,干物质积累较少,耐烤性较差,“不青则枯”,因此,应当独分成一类编烟。每竿编烟量,以110片~120片、重6kg~8kg为宜。底脚叶起始的2~3片,无烘烤价值,不编竿。
中部叶(腰叶):腰叶处于通风透光良好的条件下生长成熟,叶片厚薄适中,组织疏松,干物质积累较多,耐烤性较好,应另分为一类编烟。每竿110片~120片,重8kg~10kg为宜。
上部叶(上二棚叶、顶叶):上部叶处在通风透光特别良好的条件下生长成熟,叶片厚、组织紧密、干物质积累特别多,失水速度、变黄速度均较慢,烘烤特性较差,“经常烤出杂色烟”,应当独分为一类编烟。每竿烟叶110片~120片,重量8kg~10kg。
三、按叶片大小分类编烟
烟叶大小不同,在烟竿上所占据的空间不同,要实现“均匀编烟”、“均匀装烟”、“均匀烘烤”,必须根据叶片大小严格分类编烟。叶片较大,减量编烟,每竿编100片~110片,重8kg~10kg;叶片中等,每竿编110片~120片,重8kg~10kg;叶片较小,增量编烟,每竿编120片~130片,重8kg~10kg。
四、按成熟度分类编烟
烟叶成熟度不同,组织疏松程度不同,干物质积累量不同,其变黄速度、失水速度也不相同,应该严格按成熟程度进行分类编烤。未熟烟叶宜密编,每竿编120片~130片,重9kg~11kg;初熟烟叶、适熟烟叶,中等密度编烟,每竿编110片~120片,重8kg~10kg;过熟烟叶,宜稀编,每竿编100片~110片,重6kg~8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