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蒜对温度条件的要求
大蒜喜好冷凉的环境条件,适宜生长温度为12~26℃。大蒜的蒜瓣在3~5℃的低温下就开始萌发,但在12℃以上才较为整齐。大蒜发芽的始温为3~5℃,发芽及幼苗期的最适温度为12~16℃,此期如果温度较高,植株呼吸作用强,养分消耗较多,同时又缺水,会使叶片组织老化且纤维多,品质差。
所以秋播青蒜宜在春暖以前收获,保证产品柔嫩多汁。幼苗生长的适温为14~20℃,幼苗具有4~5片叶时,能耐-16℃以上的低温,在0~4℃的低温下,经过30~40天就可以通过春化阶段。在花芽、鳞芽分化期适宜的温度为15~20℃,抽薹期为17~22℃。鳞茎形成期的最适温度是15~20℃,如果温度高于26℃,植株生理失调,茎叶逐渐干枯,鳞茎进入休眠状态。
二、大蒜品种、大小的选择
秋播苗龄过大过小均易受冻害大蒜植株的耐寒力较强,能耐受短时间-10℃的低温,但是,大蒜的不同品种对低温的耐受力不同,白皮蒜耐低温能力较紫皮蒜强。同一个品种,由于植株处于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低温的耐受力不同,幼株对低温的耐受力以4~5片叶时最强。苗子过小,幼苗积累的养分少,根浅,耐寒力弱;苗子过大,由于生长中消耗过多的养分,耐寒力也会降低。所以秋播大蒜的越冬植株,一定要在适龄下才能安全越冬,过大过小都容易遭受冻害。
三、播种时期
播种过早易春化、过晚不能抽薹分瓣大蒜是绿体通过春化的植株,幼株在0~4℃下约经30天就能通过春化阶段,以后气温上升就能抽薹分瓣。
如果播种期延迟,越冬时苗小,积累的养分少,抗寒力下降,全生育期特别是营养生长期(茎、叶生长期)缩短,叶片数减少,叶面积也较小,但蒜头成熟期与早播的相同或略晚,所以蒜头小,产量低,蒜瓣数减少,甚至出现独头蒜,而且抽薹率降低,蒜薹产量也低。
秋播大蒜如果播种过早,由于温度高,蒜瓣发芽慢,出苗期长,幼苗在冬前生长过旺,抗寒力下降,生长后期下部叶片枯黄,植株早衰,从而减弱大蒜鳞茎肥大期的光合作用和养分的积累,使蒜头变小。有些在当年会感受低温而分瓣,而在持续低温下,幼小鳞茎还可再感受低温而通过春化,翌年这些大蒜会形成复瓣蒜而失去商品价值。所以,秋播大蒜的播种期应严格掌握好。
但秋播作青蒜栽培,应适当早播,延长短日照时期,可提高产量。大蒜在日照12小时以下的温暖环境下不能形成鳞茎,但都适合叶片的生长。所以以生产青蒜供应市场时,应在秋季提早播种,或在11月至12月播种,在长日照来临前采收青蒜,才能获得高产质优的青蒜产品。
四、播种区域
秋播适宜播种期适宜的秋播期因地区、品种、栽培方式及栽培目的而异
从气候条件来说,秋播大蒜的适宜播种期一般为日平均温度20~22℃,越冬幼苗一般5~6片真叶为宜。北方地区多在9月中下旬,长江流域多在9月上中旬。确定适宜播种期的基本原则有两条:一是满足种瓣萌发所需的适宜温度(16~20℃);二是越冬期具有5~7片展叶,可以安全越冬。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大蒜,适宜播期应较不盖地膜的晚5~10天。否则因地温高,出苗慢,种瓣易在土中腐烂。